社保反诈骗

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,诈骗犯罪分子往往采取易拉罐中奖、捡钱分钱、看病消灾,假金佛金器诈骗等方式,骗取群众钱财。近年来,随着社会的发展、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,在现代通信技术日益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,功能多、使用方便的手机及住宅或网络电话,甚至银行卡、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。我们把这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、在异地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实施的诈骗案件统称为远程诈骗。

在远程案件诈骗案件中,犯罪分子抓住一般人群的普遍心理,不断翻新花样,针对群众贪利、惧损避害、花钱消灾等不同心理弱点,编造虚假信息实施诈骗。有些群众因缺乏辨别常识和防范意识,往往易被犯罪分子编制的种种虚假信息所迷惑而骗去钱财。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猖獗,极大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。其实,绝大多数诈骗犯罪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。

 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特色专栏 >> 社保反诈骗

女子网聊遇“知音” 被骗15万元“见面费”

2015-07-29 13:35:30
访问次数
  “Hi,有空聊一聊吗?”近日,苏州的张女士上网时,QQ上收到一条好友请求。点击确认之后,张女士认识了一位自称祖籍上海的香港人,他说自己名叫“张华”,现在经营房地产,问张女士愿不愿意听听他的故事。就这样,两人在QQ上聊了起来。
  言谈中,“张华”向张女士透露自己的妻儿不久前遭遇车祸离世,也曾经历过丧子之痛的张女士感同身受,两人萍水相逢,一时相见恨晚。此后,“张华”通过网络向张女士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。一天,张华”“发来信息称,希望张女士能做他的红颜知己。因已有家室,张女士委婉拒绝了“张华”的要求,表示两人可以做朋友,愿意继续做“张华”的倾听者。
  今年6月底,“张华”突然提出要来苏州游玩几天,周女士平时为人热心,一口答应了“张华”的要求。7月1日,“张华”打来电话,称自己已经入住某酒店,但不能直接出行,让张女士与自己的律师联系。
  对方律师称,“张先生是有身份的人,为了保证他的安全,我们需要核查你的身份信息。”身正不怕影子歪,张女士心想,同意了对方的要求,并按照对方说的汇去8000元身份公证费。第二天,对方又以各种理由要求张女士汇款,但一再强调两人见面后钱会还给张女士。
  人没见到,钱却汇了好几万,张女士拨通了“张华”的电话,表示不想见面了,让律师把钱退回自己。电话中,“张华”安慰张女士,“不是我不想见你,因为我是香港籍,所以手续会比较麻烦。”
  此时,“张华”提出给张女士卡上汇款50万元,用来交付各种见面所需的手续费,剩下的钱就当见面礼。随后,又给张女士发来一张汇款凭证,照片显示张女士的账户已经汇入50万元人民币。但张女士的本人账户并未收到这笔汇款。“张华”解释称,跨境汇款需要24小时才能到账。接下来又以手续费、个人所得税、账户验证等理由,分两次要走张女士13余万元。
  7月5,张女士前往银行查询自己的账户余额,24小时过去了,银行记录却并未显示张女士有一笔50万元的汇款到账,心急如焚的张女士拨打了“张华”的电话,对方却始终处于关机状态。这下,张女士才恍然大悟,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  警方提醒市民,通过QQ虚拟平台结交好友时一定要慎重,不要随意添加好友,也不要给陌生人汇款,否则极易掉进犯罪分子设计的圈套。